国足又双叒叕输了,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

来源:JRS直播网 查看人数:10

昨晚的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中,国足1:2不敌叙利亚。 前30分钟,双方各进一球将比分追平。 正当球迷们抱有久违的希望时,46分钟后张琳芃在禁区内打进乌龙球,再次将胜利拱手让给叙利亚队。

赛后,中国球迷在场外喊话要求退款,主教练里皮也表示不再参加比赛并要求辞职。 面对众怒,中国足协无奈再次道歉……

距离2002年国足上战场却被三场不失球碾成灰烬,已经过去了十七年。 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已经被打破成一种习惯,但人们仍然忍不住提出近乎重复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足球做不到? ? 为什么中国14亿人就不能选出11个会踢球的人呢?

DT先生不知道什么样的技能才算“会踢球”,但我觉得在中超效力的足球运动员应该算得上是中国“最好的足球运动员”。 研究中国足球的问题,或许可以从球员入手。

中国最好的足球运动员来自哪里?

DT君手动收集球员及联赛相关数据:2019年中超16支球队共有499名球员,排除所有外籍球员和多名归化(移民)球员,还有约20名U23级别( 23岁以下)。 曝光导致了对出生地无法得知的球员的搜索,我们获得了 397 名球员的地理分布。

从球员贡献总数来看,辽宁队遥遥领先。 一个省贡献了86名现役中超球员,相当于榜单排名垫底的15个省份7.7亿人口的87名球员的总和。 也是第二名的山东。 次。

除辽宁外,山东、湖北连续两年占据前三,可见这三个省份在足球人才方面是绝对的领先者。 相比之下,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四省已连续三年集体缺席。

辽宁、山东等人均身高领先的省份,产出的中超球员较多,这也比较容易理解。 吉林也名列前茅,但同样身材高大的黑龙江人在中超联赛中完全缺失。 相比之下,具有南方特色的湖北人,随着高考,在足球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 汉军在中超的实力不容小觑。

根据上图的排名,对比各省份的人的平均身高,基本可以肯定,人种的地区差异并不是足球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足球版图三级阶梯

对比近三年中超球员家乡分布的变化,DT君发现,虽然各省市会因为当地球队的升降级、进退等微观因素而导致排名出现波动。从个人球员来看,整体格局基本稳定。 于是DT先生进一步用每千万人产生的中超球员数量来粗略衡量一个地方足球人才的实力国内足球联赛环境,并得出了中国足球的格局。

足球比赛联赛_国内足球联赛环境_足球联赛体系

顶尖选手的分布状况是东强西弱、北强南弱。 排名前十的省市中,东部沿海地区有7个,中西部地区仅有3个。 东部省份中,东北、华北地区有5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仅有2个。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呢? DT先生用脚趾思考了一下,推测高水平人才与足球训练有很大关系,于是他找到了相关数据作为参考。

近年来国内足球联赛环境,校园足球的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时间差,DT君选取了截至2015年底的国足学校名单进行分类汇总。 总数为8627人,其中有5000人在2014年之前保留了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的资格——可以说,他们培养了几乎目前国内大部分足球人才。

足球联赛体系_国内足球联赛环境_足球比赛联赛

出乎意料的是,足校数量与中超球员数量之间几乎不存在显着相关性,甚至存在轻微的负相关性。 从行业来看,专业足球学校数量最多的10个省份中有近一半属于中部地区,而足球学校数量最少的10个省份中有7个来自东部地区。

DT君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足球产业与文化发展报告》中获悉,根据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因素,学者建议中国应分为东中西三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各大部门借鉴各国发展经验,采取不同策略发展足球。 简单来说,西部地区注重普及足球文化; 中部地区重点繁荣基层足球和校园足球体系。 东部地区则鼓励设立足球俱乐部,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努力与国际接轨。

河南、安徽等地虽然职业球队不多,但其大量的足校让他们在顶尖球员贡献榜上名列前茅。 湖北武汉队虽然几经坎坷,但十几年来从未缺过足球人才。 其完整的青训体系也是其超强实力的源泉。

由此看来,东中西部地区排名不同的背后或许是发展战略的错位竞争。

足球背后的商业力量

讨论了种族、教育、经济环境等因素,以及中超足球发展中绕不开的最大变量——核心赞助商。

足球联赛体系_国内足球联赛环境_足球比赛联赛

中超球队的赞助商大多都是非常知名的企业,有的市值上千亿。 他们掌握着顶级球队的命脉,直接影响一个省市的球员人才贡献排名。 可以看到,上图中的球队战绩排名中,所有赞助商市值达到千亿的球队都处于联赛“上半区”,其中赞助商最多的上港和恒大按市值排名,均名列前茅。 其次,可以看出,强大的传币能力对职业团队有助推作用。

辽足虽然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但统治力正在减弱。 与前两年相比,中超球员人数减少了十人,比2014年巅峰期减少了五十多人,主要原因包括近年来球队的动荡。 以大连为例。 从大连城市队、大连万达、大连实德万达、大连实德,到大连一方、大连人,不仅体现了这座城市对足球的坚持,也体现了商业的力量。 变化,特别是20年后曾经的首富王健林的离开和进入(这里省略了几万字)。

吉林足球曾经非常繁荣,而培养出40多名国脚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座200万人口的小城,诞生了11名中超球员,相当于广州和重庆的贡献(吉林延边富德2017年降级乙级,导致吉林队人数锐减) 2018 年的球员)。 但就在今年年初,两年前的中超冠军延边富德足球俱乐部却因欠税被投资方富德集团宣布破产,赚得数百万球迷的泪水和悲伤。

2019年中超球队中,广东队占据三席。 球迷称广东是足球强省。 广州和大连因争夺“足球之城”的标签而多年不和。 但说到玩家贡献,两个地方就不一样了。 有球迷抱怨广州恒大已经在广州呆了10年了。 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团队,并从全国各地挖人。 结果,广州足球队越来越强,但本土球员却没有。

在中部省份中,湖北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与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 湖北武汉单个城市的球员贡献仅次于大连。 去年底,武汉卓尔成功杀入中超,让中超球员数量更上一个台阶。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固执的湖北人也对足球有着疯狂的信心,认为自己有足球基因。 十年前的退出危机,数亿光谷创投资金灰飞烟灭,武汉足球跌入谷底。 直到卓尔接手后,近年来才开始稳步复苏国内足球联赛环境,今年更是代表着中部地区的崛起。

在各地足球发展的跌宕起伏中,我们看到了商业资本的强大推动力。 或许培育一家老板热爱足球的超大型企业,将是快速提升地区足球排名的捷径。

如何靠踢球谋生是个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完整先进的青训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球队、以及愿意为足球买单的慷慨金融家爸爸,自然就有概率培养顶级球员。 相对较高。

不过,政府创造一个培养顶尖球员的环境是一回事。 普通人是否选择走职业选手的道路则是另一回事。 毕竟职业球员并不是一碗好饭,整个足球产业和产业很难繁荣。 。

这句话看上去有点不正常——都说国足球员都赚很多钱,但总体来说,球员并不富有却是事实。 目前,全国职业足球联赛共设有中超、中甲、中乙三个级别。 从网上公开的信息来看,这年头如果能在乙级联赛踢球,基本上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据说乙级联赛一般球员的工资在几十万之间,最高的可以达到一百万,最低也能维持生计。 。 这样算来,三级联赛共有64支球队,可以满足2000名职业球员的就业需求。

这意味着,作为一名独立生活的足球运动员(青训踢球不算,毕竟年轻,不需要赚钱养家),如果没有进入国家队,只能兼职踢足球或转行当教练或体育老师。 ——但既然职业球队如此“稀有”,中国足球教练员的发展天花板自然就低了。

此外,DT还收集了2018年中国足球和英国职业足球联赛上座率的小数据,具体如下。

国内足球联赛环境_足球联赛体系_足球比赛联赛

英国的人口还不到中国的一小部分。 职业足球联赛共有四个职业联赛,分别是英超联赛、英格兰足球联赛、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和英格兰足球乙级联赛。 2018年,现场观众总数达到3281万人次。 相比之下,在中国,我们只有中超联赛、中超联赛和中国足球联赛。 2018年职业足球甲乙联赛现场观众总数仅为895万人次。

至于场均上座率和比例,国内联赛更是惨不忍睹。 除中乙前4名球队外,其余24支球队的场均观众人数均低于英乙的平均水平——甚至有14支球队的场均上座率是平均的。 平均观众人数不到1000人。

虽然我们从球员出身、培养体系、资金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国足的发展格局,但对于球迷来说,足球是城市人寻求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寄托。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观赛期待已经被国足的连败所耗尽。

国足表现越差,集体荣誉受损越大,观看比赛的需求就越少。 对于一项运动来说,如果人气消亡,中国足球的复兴希望可能就真正成为莫比乌斯咒。

标签: 国内足球联赛环境